• 主页 > 芝士问答
  • 刘銮雄现身郑裕彤灵堂,昔日富豪风采不再,香港传奇人物背后的故事

    狮子山下,维多利亚港之滨,在金玉满堂的香港,刘銮雄多年来一直站在奢华与八卦的巅峰。

    这位身家109亿美元(约合人民币734亿元)的富豪被称为“香港最有故事的人”。 30年来,他“赚大钱”,制造金融界热点新闻;与此同时,他也在“一掷千金”,为娱乐圈做出贡献。关之琳和李嘉欣都是他的挚爱。

    尖沙咀和铜锣湾南北相对的房产,每月为他带来过亿港元的租金;毗邻上环的港交所曾四次留下他对财阀“狙击”的痕迹;白加道的豪宅里面,堆放着他的无价艺术品和红酒……

    他拥有3架私人飞机,其中一架波音787价值10亿元人民币。为了赢得笑容,他送出了一套市值超过15亿港元的豪宅,并拍下了I LOVE U、5、2222、I LOVEU 2等多张特别照片。他说自己“不懂艺术,凭兴趣买”,但他买了却成为《ART News》评选的“世界顶级收藏家”。

    ▲图:波音787

    有钱、有美女、有名车、有豪宅,刘銮雄几乎满足了人们对生死的所有想象。他的新闻,无论是投资还是丑闻,都会被香港媒体放在最显眼的地方,这是销量的保证。

    有人关注他的投资动态,仿佛这样就可以抓住财富的尾巴,而更多的人关注他的八卦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加添话题。

    30年来,很少与外界说话的刘銮雄,登上了所有头条新闻,也饱受争议。争议和怪谈的起点是其庞大的资产和传奇的投资生涯。

    但最近几个月,刘銮雄的新闻发生了变化:他的新新闻几乎都与他的病情有关。他拄着拐杖坐在轮椅上,他的律师说他“说话有困难”。

    而他今年刚好65岁。在很多创业者眼中,这是一个既经验丰富又充满活力的黄金时代。

    ◆“如果你们相处不好,就不会回香港。”

    1983年,31岁的刘銮雄在一周内买了五辆法拉利。当他去车行取车时,他突然想坐公交车回家。

    那时,他已经是亿万富翁,他公司的吊扇主导了北美市场。他回忆说,自己“作为暴发户不知所措”,花了很多钱,却觉得毫无意义,找不到方向和动力。

    再过几年,他依然是一个上进的年轻创业者,靠着勇气和运气赚到了第一桶金。

    他出生于一个商人家庭。他的父亲经营吊扇生意,家庭条件还算富裕。加拿大留学归来后,刘銮雄向父亲提出将业务拓展到北美,遭到父亲的坚决反对。当时空调已经是美国家庭的常见设备,卖风扇有点不合时宜。

    刘銮雄非常坚持。当时家族的业务主要集中在中东地区,市场逐渐饱和。他觉得与其“慢慢死去”,不如赌在其他地区。他和他的父亲因为这件事差点闹翻。

    提议失败了,刘銮雄决定试一试。 1978年,他投入全部资产17000港元,与朋友共同创办Evergo,生产吊扇,专攻北美市场。

    创业时,他最大的愿望就是攒下100万,买一套150平米的房子,过上小康的生活。当他第一次出发去美国时,他和女友、后来的妻子鲍永琴说:如果他们做得不好,他们就不会回香港。

    ▲图:刘銮雄前妻鲍永琴

    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只能用运气来形容。 20世纪70年代末,伊朗政局突变,两伊战争爆发。石油危机席卷全球,北美呼吁节约能源。此外,在经济衰退期间,怀旧情绪也开始流行。 Aimego生产的经典吊扇在美国很受追捧,很多经销商都来推荐他们的产品。

    短短两年时间,刘銮雄的公司就发展到了员工一万人的规模,远远超过了他父亲的规模。他带着高爱梅回香港上市,筹集了1.5亿港元。在当时,这是一次规模非常大的IPO。

    富家刘銮雄开始显露出“富”本性。他成为著名汽车经销店、珠宝店和夜总会的常客。其他人看到这个金主,都微笑着鞠躬,称呼“大刘”。

    这样的日子持续了一段时间,刘就有些“失焦”了。吊扇的生意一直比较平淡。疫情过后,市场增速放缓。做生意很辛苦,所以他想找点更刺激的事情。

    ◆股市“四枪”

    1984年,刘銮雄与公司另一位创始人发生矛盾。脾气暴躁的他立即宣布离职,将股份转让给一家基金公司,带着巨款离开。此举导致Aimego股价暴跌,从4元跳升至0.7元。

    刘銮雄并没有走多远。当股价跌至低点时,他在市场上购买了该公司的股票。半年后,他联手一家基金公司卷土重来,再次掌控了公司,排挤了另一位创始人。

    一进一出,刘不仅牢牢控制了爱美高,还赚了2亿港币。

    这次竞选让他第一次尝到了股权游戏的甜头。与卖吊扇相比,股市风险更大,但利润来得快,令人兴奋。刘立即转身,化身令港股老牌企业闻风丧胆的“股市狙击手”。

    所谓“股市狙击”,是一种符合法律规定但却为上市公司控股方所痛恨的行为。通常的做法是:当上市公司大股东控制权不稳定、公司资产价值很高时,先在市场上吸纳相当数量的股份,然后提出全面收购,逼迫对方以高价回购其股票。股份,或易手整个公司并从中获利。

    1985年至1987年,刘銮雄四次出手,瞄准能大科技、中国地产、中华煤气、香港酒店,均以胜利告终。

    其中,中国燃气是“四叔”李兆基的产业。李兆基曾是亚洲首富,被誉为亚洲股神。刚刚起步的刘銮雄“一鸣惊人”,买入逾800万股并出售给基金,获利逾3400万港元。

    《中华大地》是刘銮雄的代表作。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他将这家有93年历史的中国公司纳入自己的旗下。时至今日,中国置业仍是其在资本市场的旗舰公司。

    将“狙击手刘”的名声推向巅峰的,是香港酒店那场战斗。圆山酒店集团是香港历史最悠久的酒店集团。旗下拥有半岛酒店、九龙酒店、浅水湾酒店、山顶缆车等多个品牌。一直由英国老牌资本嘉道理家族和梁正浩家族掌控。

    ▲图:圆山酒店旗下香港半岛酒店

    1987年初,刘銮雄联手林柏欣,从梁忠豪家族手中收购了酒店34.9%的股权。但在管理权方面,华人却受到歧视,无法赢得董事会席位。为了泄愤,刘銮雄不肯让步,他与嘉道理从股东大会上“打”香港收购与合并委员会,引起全城轩然大波。

    最终嘉道理家族投资股权收购,刘銮雄受益1.36亿港元后退出。这场“中英之战”也被写入了香港的历史。

    在老牌富豪面前,刘銮雄的胆识和财力令人印象深刻。从嘉道理家族赚到钱后,他仍感到委屈,称自己只是为了自己的合法权益而“被迫反击”。

    此后,刘在股市上的知名度无与伦比,他所涉足的股票也势必大幅上涨。期间,市场上盛传刘銮雄将收购东亚银行,对方股价如脱缰野马般飙升。

    20世纪80年代末,刘銮雄多次出手,如虎吞虎咽万里,控制上市公司多达5家,被视为香港财阀候选者。

    但当一群投资者盯着他看时,他放下了狙击枪,开始疯狂“扫楼”。

    1987年底,刘銮雄在铜锣湾、湾仔买下了三栋写字楼。此后,他多次在房地产低迷时期抄底,先后买入铜锣湾区、湾仔电脑城、太平山顶以及香港最高的购物中心The One。物业,被誉为“铜锣湾商铺之王”。

    ▲图:The One购物中心

    ◆“善待他人,你就不会受到任何损失”

    作为金融、地产的后辈,刘銮雄比李嘉诚、郑裕彤、李兆基小半辈,但他的“世界地位”却隐约与这些前辈平起平坐。

    按常理来说,股市狙击手,又称“绿色敲诈勒索”,是企业主非常排斥的。带着这样的标签,刘銮雄很受香港企业家的欢迎。他与以郑裕彤为首的“郑六”富豪集团是香港知名的联合投资集团。

    他的朋友广泛,一方面是因为刘有眼光和资本,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他行事“很讲义气”。

    在娱乐新闻多年,刘銮雄留下了两个标签:好面子和重友情。与他传出绯闻的女性大多都收到了他送的豪宅、豪车,以及拍卖价值过亿的名贵珠宝。事实上,中国地产的四位执行董事中有两位是他现任女友的姐妹。

    ▲图:刘銮雄以7400万港元买下一颗7克拉彩蓝钻

    用刘銮雄自己的话说,“与人为善,你就不会受苦”。

    他在做生意时也做同样的事情。熟悉的人说,刘有时不太注重投资回报,更关心“一起赚钱,一起解决困难”(粤语,就是一起赚钱,一起承担困难)。

    2008年4月、5月,在香港,几个有钱人经常聚在一起锄地。

    扑克游戏的主角包括新世界发展的程裕同、华夏置地的刘銮雄、英皇的杨受成、恒大的惠佳音、重庆置地的张松桥。

    其中,郑某与刘某合作多年,共同投资了数十个项目。杨受成与内地交往频繁,结识了很多民营企业家,经常为两地投资架起桥梁。

    被誉为“重庆李嘉诚”的张松桥与刘銮雄关系密切。后者私下昵称他为“阿娇”。张松桥早年买下山顶道1号和歌赋山道1号两处豪宅,都是因为刘銮雄的建议和帮助。去年8月,媒体误传马云以15亿购买香港白加道22号豪宅。后来辟谣称,真正的买家是张松桥,而不远处的白加路31号就是刘家的豪宅。

    几款纸牌游戏中,牌桌上的钱很少,但牌桌上涉及的利益却很广泛。彼时,被迫上市陷入困境的恒大四面楚歌,随时可能崩溃。许家印急需资金来填补缺口。经杨受成介绍,他认识了另外几位“玩友”。

    赛后众所周知,2008年6月,郑裕彤联手科威特投资局、德意志银行、美林证券向恒大投资5.06亿美元,帮助许家印渡过难关。

    鲜为人知的是,刘銮雄在恒大投入的资金比童叔还要多。

    2009年恒大上市前夕,他与郑裕彤、张松桥各认购了5000万美元的股票,成为恒大的基本面投资者。 2010年初,他两次认购恒大发行的公司债券,总额达7.5亿美元。 2011年,其子公司中国地产以5亿美元收购恒大位于江苏省启东项目49%的权益。

    ▲图:刘銮雄、郑裕彤、张松桥、杨受成齐聚为“卡友”许家印加油

    近两年,刘銮雄对恒大的投资仅股票和债券就达到近50亿元。消息人士称,在他们一起“锄地”之前,他和许家印并不熟悉。如此大的投入,肯定是为了追求利润回报。另一方面,也符合他对待朋友的“大方”作风。

    恒大一飞冲天后,几位扑克玩家开始互相“逆向交易”。 2015年7月,恒大斥资65亿港元收购中国地产位于四川成都的三处物业和私募股权基金。一年后,恒大以55亿元收购张松桥中裕地产子公司92%股权。

    由于地价上涨、项目折旧等因素,外界很难解读这些交易中的利益关系。但多数舆论认为,刘銮雄受益匪浅,因为“刘从来不做亏本生意”。

    ◆金融危机期间身家翻三倍

    “大六不做亏本生意”这句话始于1998年。

    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袭击香港,股市暴跌。投资者血本无归,富人也损失惨重。那时的刘銮雄已经习惯了以别人的名义进行投资,所以外界并不知道他流了多少血。

    一年过去了,风波还没有平息,能够大笔投资的人却寥寥无几。不过,刘銮雄的中国地产已先后投资超过10亿美元,证明这场灾难并没有伤到他的骨头。大部分投资额流向了内地。

    刘对大陆并不陌生。早在1987年,他就与保利合作,投资了北京第一座出口住宅——北京乐京花园,以及后来的北京希尔顿酒店。

    当时,丽景花园项目的国有土地证号码是0001,这是他非常自豪的事情,至今还经常提起。

    从1998年开始,刘銮雄开始大规模投资内地房地产,项目覆盖10多个城市,累计投资超过200亿元。仅成都一地投资额就超过100亿元。

    “北京、上海的很多项目都是十多年前、二十多年前地价很低的时候买的。成都项目的土地也是七年前买的,光是土地就(涨)了四五倍。”他说。

    2012年后,他不再在内地买地,因为土地“太贵了”。

    他表示,这是他近30年投资生涯中唯一能总结出的规则:不追高,“谁追谁死”。房地产如此,股市亦如此。

    除了这个规则之外,他表示自己没有其他的办法。他从未接受过系统的投资学习,他的投资选择大多是基于直觉。 “也许另一个优势是我主修数学,对数字更敏感,”他说。

    “唯一法则”和对数字的敏感为他创造了多少财富?

    2007年最后一天的聚会上,刘銮雄告诉朋友:他手里的股票可以卖掉。进入新年后,他在半年内不断减持股票,几乎爆仓。 2008年12月31日,中国地产发布的信息显示,该公司当年的投资净利润为36亿港元。

    众所周知,今年金融危机席卷全球。恒生指数同比下跌48%。李嘉诚、李兆基等精明的老板都赔钱了。相比之下,刘銮雄的表现则“不可理喻”。

    ▲图:金融危机前,刘銮雄清理仓库,手里有大量现金

    当其他人都对市场充满恐惧和羡慕的时候,刘銮雄却把手里的现金扔掉了。

    2009年3月,他开始购买渣打银行、德意志银行、巴克莱银行等欧洲金融公司的债券。他以30-60元的价格吸收了大量面值100元的债券。

    风波平息后,投资者回归理性,市场价格向面值靠拢,刘銮雄发财了。

    在这场人人自危的风暴中,他的资产却逆市暴涨。 2007年金融危机爆发前,他的个人净资产为21亿美元。经济动荡四年后的 2011 年,他的净资产增加了两倍多,达到 65 亿美元。

    ◆形象不变

    传奇的事业和爱情成就,让刘銮雄变成了一个复杂的谜题。虽然他的曝光率很高,但外界知道的越多,答案就越不明确。

    令人惊奇的事情仍在发生。

    2012年,刘銮雄卷入澳门“龙欧文受贿案”,被澳门下级法院判犯有受贿罪。

    由于香港与澳门之间没有引渡条款,刘銮雄只要不踏足澳门就可以避免入狱。然而消息传出后,他不可避免地辞去了上市公司的所有职务。受此影响,中国置业收缩了战线,并退出了一些项目。

    就在外界认为刘强东要垮掉的时候,2015年,他的身家却升至109亿美元,位居香港第六位。其控股公司主营业务:房地产、零售、投资,均未出现亏损。

    香港媒体这样报道这个判决对他的影响:澳门法院开庭审理时,刘正带着女儿到湾仔福临门吃饭。

    这样的冲突让他再次引起争议,通常的常识对他失去了效力。这种情况不仅发生在“金融危机”和“法律”层面,就连高雅的艺术品收藏、积极向上的慈善事业一旦接触到“大流”,也变得有些“怪异”。

    他收藏数量巨大,美国《艺术新闻》将他评为“世界十大艺术品收藏家”之一,排名第六。大刘也觉得自己被低估了,“能排进前三”。

    ▲图:刘銮雄藏品:上图为保罗·高更的《早晨》,下图为宫廷掐丝珐琅双鹤香炉

    不过,其他收藏家都有自己喜欢的领域和风格,也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但大刘表示,自己对艺术了解不多。市场上有什么,只要“够好、够漂亮”,他都会买。他是世界上“品味最多元化”的收藏家之一。

    他投资也不是为了升值。刘说,艺术品的升值速度太快了,“很可怕,感觉不值那么多钱,又不想卖。”他只是追求购买漂亮东西的满足感。当他收到自己喜欢的藏品时,他能高兴好几天。 “我并不比做生意赚钱更快乐。”

    在挥霍大量金钱的同时,他也在慈善领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早年卖扇时,他创办了“刘銮雄慈善基金会”。多年来,仅对内地的捐款金额就已超过20亿港元。

    在教育方面,曾向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北京大学、外经贸、湖南大学、中山大学等多所学校和机构捐款,单笔捐款大多在2000万港币左右港币。

    他也捐了不少钱给慈善事业,但刘銮雄的相关报道比其他企业家要少得多。他本人很少谈论这些事情,媒体也不喜欢报道。刘知道,对于公众来说,收藏、慈善等远没有他过去的浪漫故事那么“刺激”。

    ▲图:刘銮雄和大儿子刘明伟

    他说,自己的恶业早已洗清,现在最大的快乐就是和家人在一起。在母亲去世之前,他每周都会带她去他最喜欢的福临门餐厅吃饭,还会邀请他的兄弟姐妹来全家。母亲去世后,他大部分空闲时间都和年幼的孩子们一起度过。

    遗憾的是,在舆论眼中,他并没有改变,花花公子的形象早已被“固化”。当有关过去的丑闻目标的消息传出时,他们的旧闻总是会被涉及和报道。

    尽管现在他饱受病痛困扰,但他还是没能摆脱以前的形象。有关他健康状况的新闻常常夹杂着许多伤风败俗的爱情故事。非法保健品和“小医院”甚至利用他的新闻做广告。

    ◆坐轮椅出行时身材会变得极瘦

    刘生病的消息始于2015年初,在“欧文龙受贿案”审理过程中,刘没有到场,而是由律师提交了一份医生报告,首次披露了他的病情。报道称,刘銮雄患有肾衰竭、心脏病、糖尿病等疾病,需要住院卧床不起,而且“说话也有问题”。

    起初,外界认为这只是刘銮雄逃避出庭的借口,但不久之后,媒体发现刘銮雄的健康状况明显恶化。 2015年底,他拄着拐杖出行,大部分靠别人搀扶; 2016年,刘开始依赖轮椅,变得异常瘦弱。

    他多次被拍到进出医院。他的律师称他每周需要进行3到4次肾透析。医生警告他,他无法承受精神和身体上的压力,如果受到压力,他可能会失去知觉。

    当他出现在郑裕彤灵堂时的情况表明,刘的健康状况并没有明显好转。中国房地产的业务也出现萎缩。过去一年,该集团几乎没有新的房地产和投资项目。

    对于很多香港超级富豪来说,60-70岁是他们事业的黄金年龄之一。刘刚刚刚庆祝了自己的65岁生日,因此外界非常关心他能否战胜病魔并继续取得巨大成功。

    然而,正如前文所述,在此类报道中,尽管刘銮雄已被洗清多年,但他的风流事迹仍被反复提及。或许是因为,在舆论眼中,即使他坐在轮椅上,“浮世大亨”的称号也无人能取代。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nuoyuanda.com/html/tiyuwenda/7404.html

    加载中~

    相关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