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页 > 芝士问答
  • 复工返程必读:如何在飞行中降低交叉感染风险,确保安全出行

    国内航班的平均飞行时间大多在120至200分钟之间。算上登机和滑行时间,在机舱内的时间往往超过三个小时。这难免让人担心这么长时间呆在狭小的机舱里会增加交叉感染的风险。

    结论:如果做好个人防护,与疑似症状旅客保持至少3排距离,即使飞机上有感染者,感染风险仍然很低。

    我们先来看看病毒是如何传播的

    与细菌具有完整的细胞结构、可以自我分裂不同,病毒需要侵入细胞核,利用宿主细胞的转录蛋白来完成自身的增殖。

    病毒的结构主要是由蛋白质包裹着一段遗传物质。这个外壳是其传播的关键。

    入侵过程并不顺利。在穿过由皮肤和粘膜组成的第一道屏障后,病毒需要遇到它可以感染的特定细胞。大分子进出细胞膜的过程中,需要一把打开细胞膜的钥匙。冠状病毒的关键只能打开表达ACE2受体的II型肺细胞并引起肺部炎症;和著名的艾滋病毒一样,它只能感染人体免疫系统的细胞。大多数病毒存在于血液中,不能通过空气飞沫传播。

    病毒上的碰撞是打开细胞膜之门的关键

    成功进入细胞后,仍包裹在细胞膜内的病毒还需要经过内体的再次检测,才能完全进入细胞液。在这一轮测试中幸存下来的病毒刚刚开始进入细胞核的旅程。不幸的是(对人类来说幸运的是),没有动力源的病毒需要利用体内的运动蛋白来运输自身。然而,病毒完全依赖运气来寻找运动蛋白。只有少数能够获得力量,成功进入细胞核开始自身的增殖。 。接下来的过程就比较顺利了。劫持细胞核的病毒会全力控制细胞进行自我复制,最终使细胞破裂并向周围扩散,逐渐导致正常组织丧失功能。不同病毒的复制过程可能不同。此次肆虐的2019-nCov是一种RNA病毒。它无需进入细胞核即可完成自我复制,传染性更强。

    病毒控制运动蛋白试图向细胞核移动的场景

    在死亡之前,细胞会释放信号,让体内的白细胞吞噬自己。发现异常死亡细胞的免疫系统会迅速增加白细胞数量并加速血液循环。闻讯而来的大量白细胞会大量吞噬病毒,甚至会无差别地攻击病毒感染细胞附近的正常细胞。此时,人体开始出现发热、咳嗽、感染部位炎症等症状。如果自身免疫力足够强,身体就能在器官衰竭之前产生抗体,或者在病毒传播之前消灭病毒,恢复正常。

    因此任何病毒的传播都需要足够的数量和正确的方式进入宿主才能实现人际传播。

    平时用来防雾霾的口罩怎么突然变成了抗病毒利器呢?

    空气动力学和喷嚏的传播范围

    人打喷嚏时,半径2米的扇形区域内可产生1万多个飞沫。这些富含病毒的体液飞沫体积大多在4微米以上,也是传播病毒的主力。咳嗽甚至说话也会产生飞沫,但数量和传播距离较小。更糟糕的是,由于这些飞沫尺寸太小,它们会因布朗运动而延长在空气中的停留时间,从而变相增强了病毒的传播能力。根据KN95口罩国家标准GB2626-2006的要求,当气体以85L/min通过时,必须能够滤除95%以上质量中值直径为0.6微米的颗粒物,即完全足以应对感染者的飞沫。采用GB19803-2010的要求 医用N95口罩主要增加了防溅液体的防护需求(即蓝色涂层),没有其他神奇作用。

    因此,口罩既不能杀菌,也不能杀灭病毒。它能做的就是拦截口罩过滤器上富含飞沫的病毒。与KN95类似的还有KN90和KN99。主要区别在于过滤能力,但没有本质区别。由于口罩的防护能力是百分比,所以肯定会受到环境颗粒物浓度的影响。只要浓度足够高,KN99级别的口罩也会难以承受。感染需要一定量的病毒,这也意味着只要你呼吸在感染的环境中持续足够长的时间,就会积累足够的病原体。

    因此,除了选择防护能力强、符合标准的口罩外,良好的通风环境也会降低感染风险。

    了解了2019-nCOV的传播和预防之后,我们来看看飞机是如何保证空气质量的

    在地面时,APU产生的引气用于驱动空调并启动发动机。

    来自发动机低压压缩机的引气经压力调节器减压并经预冷阀冷却,然后以35 psi(2.4个大气压)和220摄氏度进入气源主管,并流经发动机挂架、机翼前缘和轮舱前壁。面板后面是位于飞机腹部的两个空调组件。

    客机空调部件是热力学第一定律的终极应用

    这里,温度通过初级换热器降温>>> ACM(空气循环机)压缩机加压升温>>>二级换热器进一步降温>>>冷凝器降低空气湿度>>>再生器熔化冰晶>>>ACM涡轮膨胀并再次冷却后,调整为稳定在0℃以上的干燥空气,进入混合主管。

    您没有看错,B737 驾驶舱内的空气始终是专门供应的新鲜空气。

    根据驾驶舱指令,与气源总管中的无调节引气和客舱回收空气(重点补充)按比例混合,形成温度在18°-30°之间、湿度在18°-30°之间的洁净空气。 12%-20%。此时,除了从客舱回收的空气外,另外两股气流都是经过发动机压气机高温高压环境后完全无菌的新鲜空气。

    密集的送风管道减少了前排和后排座椅之间的气流交换

    然后,随着密集的送风管道,从座椅上方的独立送风口送至各个座椅,与座舱顶部的出风口形成环形气流,加速座舱内的气流(在一些多通道飞机(例如A380上取消了独立送风口,但送风管道没有被切割,只是隐藏在侧壁和行李架两侧)。最终通过位于座椅下方侧壁格栅上的排气口收集并进入回收管。货舱加热后,大约一半的旧空气通过流出阀排出飞机外部,其余部分经HEPA(高效颗粒空气)过滤器过滤后再次返回混合主管。在这种循环模式下,飞机的两个空调组件有能力每3分钟更换一次整个机舱空气。

    空客A320的HEPA过滤器呈圆柱形,类似于家用空气净化器的滤芯。

    那么问题来了,飞机HEPA过滤器的过滤能力是多少呢?

    根据过滤器供应商PALL和Donaldson-Le Bozec的信息,这款过滤器可实现99.99%的颗粒过滤能力。说白了,和一次性戴三个N95口罩差不多。

    过滤器内部随机排列的致密纤维是阻挡颗粒物的关键

    HEPA过滤器的原理与口罩的过滤方式本质上是一样的。两种高密度纤维通过三维交叉排列拦截细小颗粒。不过,HEAP滤材比口罩更厚、更密,折叠结构也具有更大的过滤面积。 。大家对HEPA并不陌生。雾霾时期买的空气净化器拆开后,里面的方形或桶形滤网就是HEPA滤网。但由于是拦截方式,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附着在过滤器上的灰尘、细菌和水蒸气会逐渐堵塞过滤器。空客和波音都有明确要求按时更换过滤器。例如,B737NG的建议更换时间为7,500飞行小时。然而,在2016年雾霾最严重的时候,经常在雾霾严重地区使用的飞机的HEPA过滤器往往在使用不到2000小时后就出现堵塞,引发空调监控系统报警,提醒航空公司更换空调滤芯。过滤元件。

    没有任何过滤器对0.1至0.3微米之间的颗粒物具有特别强的过滤能力。

    富含病毒的飞沫被过滤器拦截后,很快就会干燥。失去水分后,它们会形成直径超过0.7微米的液滴核。上皮细胞蛋白包裹病毒,但极少数病毒仍可能逃脱过滤器并返回。虽然单独漂浮在空气中的病毒数量和传染性远不如以前,但目前还不清楚病毒离开人体后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失去感染能力。应尽可能避免重复使用口罩。对于飞机 HEPA 过滤器,2019-nCov 病毒的大小约为 100 纳米。即使病毒处于游离状态,过滤器仍然可以过滤99%以上的病毒。此外,空调机组每三分钟更换一次机舱空气的能力是防止感染的有力保障。

    飞机虽然空气交换率高,但座位密度也比高铁高。

    飞机空调系统的净化能力在SARS和MERS期间都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不过,飞行时仍不能粗心。非典期间,与患者密切接触且未做好个人防护的乘客也被感染。尽管飞机的循环系统试图阻挡前后气流,但同排座椅的空气循环仍然不可避免。还是建议大家时刻佩戴口罩,及时远离疑似患者。虽然飞机更安全,但机场和通往机场的道路可能更危险,而且不同交通方式的通风条件差异很大。尤其是完全依靠漏气通风的老式公交车、充满异味的机场巴士、青春无处安放的绿皮列车。高速列车配备了与飞机类似的循环系统。它们也配备了HEPA过滤器,但空气交换率略低。地铁从前到后的贯穿式通风,疑似造成全村吃饭,但总比巨大的通风量要好,也更安全。 ,所以我对不同交通方式的建议如下:

    长途:飞机>高铁>>卧铺>>硬座

    中距离:拼车>公共巴士>私家巴士

    短途:小摩托车=电动车=大摩托车=自行车>滴滴>出租车>地铁>公交

    作者后记:

    2月7日,我们接到了对一架B737-800上的再循环风扇过滤器进行消毒和更换的任务,因为前几天这架飞机曾载过一名尚处于潜伏期的新型肺炎患者。飞机HEPA过滤器的过滤能力达到了99.9%,这也意味着这个过滤器携带的病原体比其他地方多出数千倍,但我们还是要在知道风险的情况下,做我们应该做的事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nuoyuanda.com/html/tiyuwenda/7367.html

    加载中~

    相关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