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常识
国考常识测试的范围很广,而且大部分考点都远离人们的日常生活。然而,有一类问题离我们的生活并不遥远,那就是生活常识问题。常识性问题通常基于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常见物品。他们对候选人来说很熟悉,但他们可能无法正确回答。下面,精嘉教育将通过经典真题为大家讲解一些生活常识问题。
例1:下列生活中的常识做法正确的是( )。
A.生病时可以用茶服西药。 B. 可以用聚氯乙烯塑料包装食品。
C、二氧化硫可用作食品的防腐剂、保鲜剂。 D、可添加过量的亚硝酸钠,以保持食物的美味。
【静嘉分析】C.
A 项是错误的。不能用茶服用西药,特别是含硫酸亚铁、碳酸亚铁、三胺等含铁药剂和氢氧化铝等含铝药剂的西药。遇茶多酚与金属离子结合而沉淀,会降低或失去功效。此外,茶叶中含有咖啡因,具有兴奋作用。因此,服用镇静、催眠、镇咳药物时,不宜用茶饮,以免发生药物冲突,降低药物疗效。错误B项,聚氯乙烯塑料不能用于包装食品。 。 PVC塑料中的增塑剂有对苯二甲酸二丁酯、邻苯二甲酸二辛酯等,这些化学物质都是有毒的。另外,聚氯乙烯塑料制品在较高温度下,如50℃左右,会慢慢分解出氯化氢气体,对人体有害。 C项正确。二氧化硫具有杀菌作用,能抑制腐败、腐烂。二氧化硫用于食品防腐剂和保存。按照标准合理使用二氧化硫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D项不正确。过量的亚硝酸钠会致癌。亚硝酸钠在烹饪和消化过程中会与食物中的胺发生反应,生成致癌物质亚硝胺化合物。因此,过量的亚硝酸钠并不能保持食物的美味。所以选择C。
我朋友的解题过程基本是这样的:药不能和茶一起喝。这是我妈妈告诉我的。 A 项被排除;亚硝酸钠似乎会致癌。红烧肉不能吃太多,因为里面含有亚硝酸钠。 D 排除B项; B 项,用塑料袋包装的食品,可能不好; C项,二氧化硫,听起来也不是一件好事:BC,谁有错?最后,我的朋友在 BC 得到了一个。
因此,朋友们在看待生活常识时,一定要知道它是什么,更要知道它为什么是这样,这样才能灵活运用这些知识。其实科普节目和平台有很多,大家应该多多关注。
例2:用砂锅煮食物。食物煮熟后,将砂锅从炉子上取下,食物会在锅中继续煮一段时间。这是因为( )。
A、砂锅是不良导体,导热慢,锅内食物温度上升慢。
B、锅内食物吸收热量较多,温度超过100℃,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冷却。
C、出炉后砂锅底部温度超过100℃,食物继续吸热或保持沸腾状态。
D、砂锅热容量大。离开炉灶后,食物会吸收砂锅的热量,温度会不断升高。
【静嘉分析】C.
使用砂锅来煮食物。食物煮熟后,让砂锅离开炉子。食物将在锅中继续煮沸一段时间。这是因为,当砂锅离开炉灶时,砂锅底部的温度高于100℃,而锅内的食物为100℃。离开炉灶后,锅内的食物可以吸收锅底的热量并继续沸腾,直到锅底的温度降至100℃。所以选择C。
这道题并不难,但考生很容易选错D选项。 D项的错误在于食物沸腾时温度为100℃,此后温度不会继续升高。
每个人都用过锅来煮食物,但是有多少人思考过它背后的原理呢?这个问题提醒大家,知识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例3:某城市空气质量较差。检测结果显示,主要污染物中,PM10颗粒物浓度严重超标,而PM2.5颗粒物浓度和有害气体浓度仍在正常范围内。如果您是城市决策者,以下哪项措施能够最有效且影响最小地改善空气质量? ( )
① 整顿郊区水泥厂 ② 整顿郊区造纸厂
③ 限制城区车辆保有量 ④ 改善郊区植被环境
A.①④ B.①② C.③④ D.②③
【景嘉分析】A、城市空气质量日报或周报中的可吸入颗粒物和总悬浮颗粒物是人们比较熟悉的两类空气污染物。可吸入颗粒物,又称PM10,是指直径大于2.5微米且等于或小于10微米、能进入人体呼吸系统的颗粒物;总悬浮颗粒物,又称PM100,是指直径小于或等于100微米的颗粒物。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又称可进入肺部的颗粒物。其直径不到人类头发粗细的1/20。尽管PM2.5只是地球大气的一小部分,但它对空气质量和能见度有着重要影响。与较粗的大气颗粒物相比,PM2.5粒径小、有毒有害物质丰富、在大气中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长。因此,它对人类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影响较大。水泥厂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烟尘、飞尘等可吸入颗粒物,①是一致的;造纸厂主要污染重金属和水污染,②不一致;从PM2.5仍然在正常范围内可以看出,③不一致,而且限号影响太大; ④ 一致。故选A。
环境质量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成为一道考验题也就不足为奇了。所以,各位朋友,我们一定要从自己做起,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爱护我们的环境。
生活常识题读起来很友好,但考生不一定能答对,所以考生一定要做好日常生活常识测试的准备。最后,精嘉教育祝愿大家在2017年国考中心梦想成真,加油!
科技知识
未来时代是什么?现在是信息时代,这是科技时代。忽视科技发展的人注定会被时代淘汰。下面,精嘉教育为您解析实践考试中出现的科技知识题。
例一:高铁列车运行时门窗必须完全密封。对此,以下的解释最为准确( )。
A. 降低高铁列车运行能耗 B. 保持高铁列车车内安静
C.避免因速度过快造成气压差 D.保证高铁列车车内清洁
【静嘉分析】C.
物体运动的速度与气压波的大小成正比。也就是说,物体运动得越快,产生的气压波就越大。高铁列车行驶时会产生巨大的气压波。一旦他们进入车内,桌上的物品就会乱七八糟。车外的灰尘会使车内的空气浑浊,车外的噪音,特别是火车进出隧道、两节车厢相遇时的巨大噪音,也会乘虚而入。更严重的是,乘客根本无法忍受这种气压差。轻则使乘客的耳膜产生压迫感,重则使乘客感到头晕、恶心,严重时甚至导致耳膜破裂。事实上,高铁列车上不仅车窗必须固定、气密,车门和车厢连接处也必须尽可能气密,以确保乘客有一个舒适的乘坐环境。所以选择C。
高铁已经走进了每个人的生活,有关高铁的知识也成为了常识热点。所以,各位考生一定要掌握这些知识,做好准备!
例2:宇航员在天空行走时需要穿着舱外宇航服。他们不会离开机舱。他们在加压舱内穿的宇航服称为舱内宇航服。下列不属于宇航服在舱内的功能的是( )。
A.提供一定的温度保护和通讯功能
B.防辐射、隔热、防微陨石、防紫外线
C. 舱内减压和缺氧时提供压力和氧气
D、在飞行过程中或着陆后遇到空气污染时,可以防止吸入有毒气体。
【静嘉分析】B.
ACD 都是舱内宇航服的功能。宇航员在太空中行走。由于太空环境十分恶劣,不仅有高真空、缺氧、极端的温度变化和可怕的宇宙辐射,还有太空碎片、微陨石和微陨石,这些都可能危及航天。员工的健康和生命安全。舱外宇航服除了具有舱内宇航服的全部功能外,还增加了防辐射、隔热、防微陨石、防紫外线等功能。 B项属于舱外航天服的功能,故选择B。
未来时代也是航天时代。我国神舟系列、嫦娥系列的相继发射,预示着未来几年我国航天事业将会取得更大的进步。
例3:人工智能是指人工创建的系统所表现出的智能。人工智能的核心问题包括推理、知识、规划、学习、通信、感知、移动和操纵物体的能力等。下面讨论中描述的技术突破与人工智能无关()。
A、科学家们用数学定理证明程序证明了《数学原理》一书第二章中的38个定理
B、中国象棋程序可以在人机对弈过程中根据以往的棋局学习新的战术,从而避免因类似错误而失败。
C、小张家新买的最新款电视机,可以根据电视周围的环境光强自动调节屏幕的亮度。
D. 有一款名为 Siri 的手机软件,它利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让用户可以使用自然对话的方式与手机进行交互。
【静嘉分析】A.
人工智能是人工制造的系统所表现出的智能。 A项是科学家证明数学定理,不属于人工智能。故选A。
2016 年 3 月有哪些热门活动?毫无疑问,这是一场人与机器之间的战斗。这一事件很可能成为一个新问题。因此,考生也应该有针对性地收集和整理这方面的知识。
在此,精嘉教育预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加油!
精嘉教育专注于公务员培训。
十六年来,始终如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nuoyuanda.com/html/tiyuwenda/7259.html